来洪水时变村民临时安置场所,平谷70户民宿“平急两用”
来洪水时变村民临时安置场所,平谷70户民宿“平急两用”
来洪水时变村民临时安置场所,平谷70户民宿“平急两用”6月30日,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山村全新打造的70户民宿将全部投入运营。这些民宿院落,平时可(kě)对外接待游客,应急(yìngjí)的时候会迅速转化应急安置场所,满足700人集中安置需求。前不久,全市首个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配套项目获批,南山村这个(zhègè)“平急两用”新型乡村社区还将改扩建村内道路、新建登山步道(bùdào)及给水管、截污沟、雨水管,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(nénglì)。
闲置宅基地流转(liúzhuǎn)建精品民宿
周末的南山村热热闹闹,民宿(mínsù)基本满房。“我们村内的民宿,在改造时就充分嵌入‘平急两用’功能,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后,可迅速转化应急安置场所。”南独乐河镇党委(zhèndǎngwěi)副书记侯斌告诉记者(jìzhě)。
位于(wèiyú)平谷东南部(dōngnánbù)、盘山北麓的(de)南山村,紧邻金海湖(jīnhǎihú)风景名胜区(míngshèngqū),距京平高速、津蓟高速均10分钟车程(chēchéng),距在建的承平高速仅5分钟车程。但一直以来,村内房屋空置率高。“全村731户2358人,但全年只有1/3的常住人口、有1/3的人家空着闲置不用、1/3的人家是季节性回村居住。”侯斌说。2022年起,南独乐河镇决定将这些闲置房屋统筹利用起来。
本着村民(cūnmín)自愿原则,村民可以把自家闲置(xiánzhì)的宅基地(zháijīdì)流转给村集体,统一交给区属企业(qǐyè)联扶公司,由联扶公司和运营企业签约,村民一次性拿到20年的租金(zūjīn)。最终,村委会收储了80户闲置农宅及集体建设用地,建设70户精品民宿及10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统一打造高品质休闲综合体。
2024年,平谷区(pínggǔqū)成为北京市“平急(píngjí)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区,南山村凭借良好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被纳入新型乡村社区试点。“围绕‘住’的问题(wèntí),我们着力建设‘平急两用’旅游居住设施。”侯斌(hóubīn)告诉记者。
村民临时安置点由会议室变民宿(mínsù)
按照应急需求(xūqiú),南山村建立了(le)“六大指挥中心”,包括应急指挥及信息发布中心、安置住宿中心、物资储备中心、餐食制作及配送(pèisòng)中心、医疗服务中心、交通(jiāotōng)保障中心,在应急状态下能够实现人员安置、指挥调度、信息发布、医疗保障、餐饮配送、交通转运等转换。
“安置住宿中心就(jiù)是我们打造的民宿,平时可以接待各地(gèdì)游客,在汛期等(děng)应急状态下开放给村民(cūnmín)使用,能够满足700人集中安置需求。”侯斌举例说,去年8月4日迎来一场大雨,民宿就临时安置了近百位村民,“以前,碰到这种情况,大家只能在村委会会议室将就一下,现在能在民宿里踏实休息(xiūxī)了。”
进入应急状态时,村内现有的游客(yóukè)接待中心也将转换为指挥中心,区、镇、村级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就地成立保障(bǎozhàng)组。此外,生态停车场变为应急交通保障中心,餐饮(cānyǐn)中心转为饮食制作和配送中心,南山(nánshān)市集成为物资(wùzī)储备中心,孩子们的娱乐空间勇士谷变身医疗服务中心,相关保障人员将进驻村内。
村内设施按“平急(píngjí)两用”升级
近日,南山村“平急两用”新型乡村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(gōngchéng)获市发改委批复,这是全市首个(shǒugè)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项目。这也意味着,南山村“急时”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加,平急转换效率(xiàolǜ)有效提升(tíshēng)。
记者注意到,南山村将把现有道路(dàolù)拓宽至6米,满足双向车道行驶,同时打通村内交通微循环(wēixúnhuán),改善原有道路狭窄、通行不便的(de)问题。广场及停车场的铺装,可作为应急救援车辆停靠点和临时安置点,容纳村民集中避险。护栏(hùlán)、挡墙等安全防护工程可减少暴雨引发的滑坡、坍塌风险,保护道路及周边建筑安全(jiànzhùānquán)。此外,新建登山步道(bùdào)是为了加强应急疏散;新建给水管、截污沟、雨水管,能够完善排水防涝。这一整套“疏散、防护、救援、保障(bǎozhàng)”的应急体系,会让这个乡村社区(shèqū)更具“韧性”。
“‘平急两用’公共基础设施(shèshī)具有社会和经济(jīngjì)双重属性,是统筹发展和安全(ānquán)、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(zhòngyào)体现。”市发改委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介绍,本市制定出台了支持政策,对“平急两用”文旅设施周边配套基础设施给予政府投资支持,生态涵养区项目享受100%投资支持,平原(píngyuán)地区项目享受70%投资支持。未来,本市还将打造更多具有首都特点的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样板。
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6月30日,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南山村全新打造的70户民宿将全部投入运营。这些民宿院落,平时可(kě)对外接待游客,应急(yìngjí)的时候会迅速转化应急安置场所,满足700人集中安置需求。前不久,全市首个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配套项目获批,南山村这个(zhègè)“平急两用”新型乡村社区还将改扩建村内道路、新建登山步道(bùdào)及给水管、截污沟、雨水管,进一步提升应急保障能力(nénglì)。
闲置宅基地流转(liúzhuǎn)建精品民宿
周末的南山村热热闹闹,民宿(mínsù)基本满房。“我们村内的民宿,在改造时就充分嵌入‘平急两用’功能,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后,可迅速转化应急安置场所。”南独乐河镇党委(zhèndǎngwěi)副书记侯斌告诉记者(jìzhě)。
位于(wèiyú)平谷东南部(dōngnánbù)、盘山北麓的(de)南山村,紧邻金海湖(jīnhǎihú)风景名胜区(míngshèngqū),距京平高速、津蓟高速均10分钟车程(chēchéng),距在建的承平高速仅5分钟车程。但一直以来,村内房屋空置率高。“全村731户2358人,但全年只有1/3的常住人口、有1/3的人家空着闲置不用、1/3的人家是季节性回村居住。”侯斌说。2022年起,南独乐河镇决定将这些闲置房屋统筹利用起来。
本着村民(cūnmín)自愿原则,村民可以把自家闲置(xiánzhì)的宅基地(zháijīdì)流转给村集体,统一交给区属企业(qǐyè)联扶公司,由联扶公司和运营企业签约,村民一次性拿到20年的租金(zūjīn)。最终,村委会收储了80户闲置农宅及集体建设用地,建设70户精品民宿及10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统一打造高品质休闲综合体。
2024年,平谷区(pínggǔqū)成为北京市“平急(píngjí)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区,南山村凭借良好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被纳入新型乡村社区试点。“围绕‘住’的问题(wèntí),我们着力建设‘平急两用’旅游居住设施。”侯斌(hóubīn)告诉记者。
村民临时安置点由会议室变民宿(mínsù)
按照应急需求(xūqiú),南山村建立了(le)“六大指挥中心”,包括应急指挥及信息发布中心、安置住宿中心、物资储备中心、餐食制作及配送(pèisòng)中心、医疗服务中心、交通(jiāotōng)保障中心,在应急状态下能够实现人员安置、指挥调度、信息发布、医疗保障、餐饮配送、交通转运等转换。
“安置住宿中心就(jiù)是我们打造的民宿,平时可以接待各地(gèdì)游客,在汛期等(děng)应急状态下开放给村民(cūnmín)使用,能够满足700人集中安置需求。”侯斌举例说,去年8月4日迎来一场大雨,民宿就临时安置了近百位村民,“以前,碰到这种情况,大家只能在村委会会议室将就一下,现在能在民宿里踏实休息(xiūxī)了。”
进入应急状态时,村内现有的游客(yóukè)接待中心也将转换为指挥中心,区、镇、村级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就地成立保障(bǎozhàng)组。此外,生态停车场变为应急交通保障中心,餐饮(cānyǐn)中心转为饮食制作和配送中心,南山(nánshān)市集成为物资(wùzī)储备中心,孩子们的娱乐空间勇士谷变身医疗服务中心,相关保障人员将进驻村内。
村内设施按“平急(píngjí)两用”升级
近日,南山村“平急两用”新型乡村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工程(gōngchéng)获市发改委批复,这是全市首个(shǒugè)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项目。这也意味着,南山村“急时”保障能力将进一步增加,平急转换效率(xiàolǜ)有效提升(tíshēng)。
记者注意到,南山村将把现有道路(dàolù)拓宽至6米,满足双向车道行驶,同时打通村内交通微循环(wēixúnhuán),改善原有道路狭窄、通行不便的(de)问题。广场及停车场的铺装,可作为应急救援车辆停靠点和临时安置点,容纳村民集中避险。护栏(hùlán)、挡墙等安全防护工程可减少暴雨引发的滑坡、坍塌风险,保护道路及周边建筑安全(jiànzhùānquán)。此外,新建登山步道(bùdào)是为了加强应急疏散;新建给水管、截污沟、雨水管,能够完善排水防涝。这一整套“疏散、防护、救援、保障(bǎozhàng)”的应急体系,会让这个乡村社区(shèqū)更具“韧性”。
“‘平急两用’公共基础设施(shèshī)具有社会和经济(jīngjì)双重属性,是统筹发展和安全(ānquán)、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(zhòngyào)体现。”市发改委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介绍,本市制定出台了支持政策,对“平急两用”文旅设施周边配套基础设施给予政府投资支持,生态涵养区项目享受100%投资支持,平原(píngyuán)地区项目享受70%投资支持。未来,本市还将打造更多具有首都特点的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样板。
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